前期文章
許雨仁 死亡是我最好的朋友

文∣孫曉彤 圖/攝影∣李遊

年少時期的燦爛歲月,重新由當事人的口中說出,總帶有一點泛黃懷舊的浪漫色彩。然而,其實在許雨仁的內在深處總是有個什麼東西惴惴不安、隱約地騷動著。「我現在回想,死亡在我的生命裡,一直很近很近。」許雨仁說,自己在藝專時,就有個親近的同學,喝農藥自殺身亡,當時的他雖然感覺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還沒有意識到那張死亡的臉,正忽遠忽近地於周身盤旋。「在金門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我人生巨大的分水嶺;在那裡,死亡是如此的貼近。」當時,金門還是「單打雙不打」的戰場,昨天還在活蹦亂跳的同袍,隔天不小心就變成一具屍體;而處在孤立的外島,一時心理調適不過來的新兵自殺的事,也時有所聞。關於死亡,在這個荒謬的島嶼上,卻顯得那麼接近、那麼日常。

種種故事和遭遇,帶給許雨仁內在很大的動盪,感傷和憂愁的情緒自此在他靈魂的深處烙下了難以抹滅的痕跡,生命的存在和消逝輕易的就像是輕盈飄起的羽絨,一陣不經意的海風,就能把它吹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在金門的日子,許雨仁畫了許多草稿、也寫了很多筆記,但都因為軍中嚴守機密的規定,全數都被長官沒收而一張也沒留下;於是,唯一可供參照的,就只剩下鐫刻在腦海的記憶。「我感覺我死了一次又回來。」許雨仁說。

但是,許雨仁不是沒有傾斜過。

「就像是一朵很美的花,卻忽然落了。」許雨仁唯一的兒子,兩年前,在正值燦爛的20出頭來歲,無預警的、決定離開這個還在悠悠流轉的世界。

「我讀過奧修(Osho)的一句話,他說,死亡是你最好的朋友,而且是永遠的朋友,因為它隨時都在發生。」許雨仁說:「兒子過世之後,我才知道死亡原來離我這麼近。我想到,作為在世界上的一個人,我的父親和兒子,卻都已經死了。」

 
  全文請見《藝外》2011年3月號第1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1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