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不斷連載的藝術人生──李明則

文∣張禮豪 圖/攝影∣楊鎮豪

如果對今天的孩子提起諸葛四郎、真平兩個名字,相信知道的寥寥可數;但對李明則這一代的許多人來說,卻是一生難以磨滅的快樂童年回憶。出生於高雄縣岡山鎮後紅里的李明則,是典型的「莊稼囝仔」。在小學三年級時,因為父親做生意的關係,全家搬到岡山鎮,他也跟著轉學。學校附近的小攤上擺滿著各種流行的連環漫畫,是他每天放學回家路上必定流連之處。李明則回憶說,那時候最有名的漫畫就是葉洪甲的《諸葛四郎》。這位台灣第一個漫畫英雄,不僅足智多謀,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功夫跟武器,讓他得以自在遊走於眼花撩亂的懸疑劇情當中,「看著漫畫自己也模仿他們的線條畫了好幾本……這在童年記憶中最早接觸塗塗抹抹的景象一直未曾消失。」任誰也沒想到,這段孩提時的漫畫歲月竟然奠定了李明則邁向藝術之路的基礎,那些漫畫中的人物與內容也一再以不同的裝扮與組合,出現在他往後的創作之中。

不習慣先畫草圖,李明則喜歡從一個點開始延展畫面,從「武俠世界」、「公子春遊」、「起心動念」到「皮影戲」等系列作品,都可以發現寄情於創作的李明則,在畫布上面描繪的就是他自己在生活中所遭遇的諸般情事。援引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暨藝評人石瑞仁所評論的:「李明則的創作思維既是全像立體的,同時也是水平擴散的,而其繪畫則是訴諸各種『對位』的手法來完成。一開始,他利用全景概括的方式,讓觀者瞬間掌握繪畫的主體和範疇,緊接著,他對畫中細部景物的延異,作了一種如數家珍的逐步圖解,誘導我們慢慢去賞讀這個主題所含括的各種細節和內容。」那問他,會不會把自己的夫人孩子也放進去創作中,只見他頗有幾分自得地拿出不久前偕同鄰居好友蘇旺伸一起在北京山藝術所舉辦的「後桃花源記」聯展印製的畫冊,才知道原來他早就這麼做了。在作品〈深居簡出〉中,畫面右邊中間,一個身穿黑衣、兩腿敞開坐在床上的女子就是其妻,讓人見識到到李明則性格中率性自在的一面。

 
  全文請見《藝外》2011年1月號第1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1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