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維不是那種「寫實型」的藝術家,從他的畫裡你幾乎看不到與現實有關的視覺線索,當其他同世代的年輕創作者著迷在創作中直接反映全球化、網路世代、大眾文化、甚至生活中的虛無感和百無聊賴時,黃柏維在繪畫裡建構的世界卻彷彿完全與上述的「現實」無關─在某些時空不明的場景中(有時是一片翻騰的海浪或是長滿奇花異草的叢林),昆蟲、狀似仙人的小生物、擁有六足和大眼的外星人就這麼大剌剌地悠遊其中、甚至把昆蟲當作坐騎。在這個虛構的世界裡,人物是渺小的、昆蟲是強而有力的,這完全違反了我們一般習慣的觀看視角——在黃柏維的畫中,連平時讓人作噁的蟑螂,都搖身一變成為像軍艦般乘風破浪的搭載工具;而蟬和螳螂也彷彿是小人世界裡的另類仙鶴,馳騁在遼闊無際的虛空中。
然而,若單純因為這些幻想性十足的畫面表現,就把黃柏維定位在「脫離現實」的風格範疇內,卻又太過武斷─黃柏維在創作上雖然沒有選擇直接地回應所處的環境,但所有創作的根源仍然來自對生存現狀的有所感;如果說現實是一束舞台上的聚光,那麼黃柏維關心的並不只是光線所照射到的範圍,反而是那些暗處的深邃、亮面背後的陰影、以及光源周圍邊緣若隱若現的煙霧和光暈,更能引發他思索和想像的衝動;他將那些與現實世界若即若離的視覺符號,轉化組構成另一個更直觀的空間,而在這個介於真實和虛構間的曖昧地帶,黃柏維試圖描述的是另一種真實——類似於那些傳頌已久的幻想、寓言和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