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卅描」:素描,在浪漫派的時代,是畫家內心的告白;對古典學院派的大師,是繪畫的骨骼;它是雕塑家的初胚發想,是建築家的設計,是現代畫家的實驗試探,是單色的繪畫,甚至是作品,不管它看起來完成與否。「素描」是日文依西文所作的「漢字」翻譯,在民國初年由日本傳入中國,挪用為英文「drawing」的解釋至今。顧名思義:素為單色,描為描繪。但素描的內涵並不止於描繪,也並不限於單色。傳統上,素描是一種對年輕畫家的訓練,如何精確描繪,或是快速捕捉主題,記錄下稍縱即逝的現象,作為日後創作的憑藉。
「素描卅設計卅手稿」:從文藝復興的古典傳統說起,畫家製作作品,尤其是大幅作品,例如說牆上或穹頂上的壁畫,尤其需要製作草圖。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裡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這些大作品,每一片局部都有完整而詳細的草圖。米開朗基羅也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圓頂,今天我們還能憑著他的草圖,求證出設計初衷。
達文西也留下為數可觀的草圖與手稿。由他為大公所設計的水利設施、攻防戰的武器,他觀察水流漩渦、雲層變化和解剖人體的紀錄,甚至描繪胎死腹中的嬰孩,都超前了時代。還有他匪夷所思的想像力、超越時空的夢想,都留在左手鏡像書寫的文字筆記和相應圖稿中,這些圖稿甚至達到「一圖以蔽之」的效果。譬如把翅膀裝在人身上的飛行器,或是螺旋槳固定在人力動能的直升機原型,若無這些歸之於素描的設計圖稿以茲證明,我們很難想像五百年前的文藝復興時代,已經有如此領先的觀察想像力,以及最重要的設計能力。而義大利文的「描繪」(disegno),本來就是今日英文「設計」(design)的字源,不過法文「設計」(dessin)倒是堅守「素描」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