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影像(poor image)是一群動態的拷貝。它的品質孱弱,解析度不符合規格,影像隨生成而惡化。它是自由傳布的影像幽靈、預覽、縮圖,是不定的意念、游蕩的影像,透過緩慢數位連線而扭曲失真,影像壓縮、複製、裂解、再混合,也複製和張貼在其他流通管道裡。
弱影像是碎屑或渣滓,是AVI影像檔或JPEG圖檔格式,是外顯視覺階級社會裡的游離分子,地位與價值取決於解析度。弱影像被上傳、下載、分享、轉換格式和重新編輯;隨著便利性而更改品質,熱衷的意義取代了展示的價值,剪輯取代了影片,流俗取代了深思。從電影殿堂和檔案室解放出來的影像,於各自的物質範疇投入數位不確定。弱影像具有抽象的趨勢:它從生成之初就是一種視覺的概念。
弱影像是原始圖像輾轉衍生的未授權產物。它的身世是起人疑竇的,檔名是蓄意拼錯的,它通常蔑視傳承、國家文化或版權概念;是作為上一代視像的誘餌、圈套、索引,或某種提示物而傳遞的。它的品質不但時常落得一種倉皇模糊的境地,讓人甚至懷疑它到底夠不夠資格被稱為一張圖片。究其根本,也只有數位科技可以生產出這樣一張殘破的圖片。
構成當代螢幕外顯的慘狀(the contemporary Wretched of the Screen)的弱影像是音像工程的碎屑,也是被沖上數位經濟海灘的垃圾。它們見證了暴力的影像錯位、轉置與取代;在音像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下加速生產、流通。這些浪潮將弱影像拖曳遍布全球,就像貿易商船,它們是禮物也是獎賞,散播了歡樂或死亡威脅、陰謀論或私影音、反抗或愚見。弱影像展現了稀奇、鮮明,以及不可置信的層面─倘若我們還保有解碼的能力。
弱影像的流通,於是創造維爾托夫(Dziga Vertov;譯註:1896~1954,俄國紀錄片導演)曾如此稱呼的「視覺連線」(visual bonds),根據維爾托夫,這種連結應該是要與世界各地的勞動者彼此相串。他想像的是某種型態的共產主義,視覺,是一種不只能傳達或娛樂的原初語言,而且可以組織自己的觀眾。在某種意義上,他的夢想已經實現,即使大多是在全球資訊資本主義的規則下,其觀眾已幾乎透過相互的激勵、情感同步或焦慮而,在實質的意義上聯合起來了。
(本文翻譯自Hito Steyerl, “In Defense of the Poor Image,” e-fl ux 〔http://www.e-fl ux.com/journal/view/94〕,10, 2009.11〔accessed 2011.2.15〕)
譯者|鄭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