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限主義雕塑的物性
關於雕塑物性的討論涉及了作品的尺幅或規模問題。物性一詞,最早由弗律(Michael Fried)在其一篇著名的文章〈藝術與物性〉(Art and Objecthood)中所提出,他指出,當低限主義雕塑作品尺幅或是規模越大時,觀者就更需要相對的觀看距離,而此種距離必然造成觀者身體的介入與參與,例如塞拉(Richard Serra)或卡普爾(Anish Kapoor)其巨大、單一材質構成的作品,便與所在場域共同形成一抽象造形的空間,觀者必須繞行於其中或周圍觀看,以便掌握作品整體;換言之,由於作品尺幅或規模的擴大,相對地在觀看上創造出一種擴大的情境,也因此產生了弗律所批評的「劇場性」(theatricality)的效果。然另一方面,弗律卻認為此劇場性不僅意味著不純粹,同時也因為涉及(觀者進入並繞行觀賞作品所在空間)時間等因素,而會干擾著所謂視覺藝術的純淨性。儘管遭受如此批評,低限主義此一觀念在雕塑史上的革命躍進,於日後也擴及影響了其他空間藝術的發展,例如地景藝術(Land Art)、公共藝術、特定場域(site-specific)作品等。總言之,低限主義雕塑將觀者的身體經驗提升至與物件相等的位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