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從藝術到文化 姚瑞中如何打開「萬歲-山水」?

文∣王柏偉 圖/攝影∣姚瑞中

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時代情境下,臨摹中國傳統古畫式的偽山水與錄像式的萬歲山水(〈萬歲〉、〈萬萬歲〉)會共處同一個山水?換個方式說:正如姚瑞中已經意識到的,雖然身為一介(台灣)島民,他仍須面對由中華文化(與中國水墨傳統)而來的質問,此外,他沒有明言但我們也可以設想的是,由於身處場域的關係,他同時也必須面對當代藝術傳統(西方文化?)所設下之觀看機制與展示體制的約束。我們不禁要問:在這兩塊大陸的夾擠之下,姚瑞中的「萬歲山水」系列個展撐開了什麼樣新的可能性空間?
對於前述所謂兩塊大陸的夾擠,石守謙認為這是中國筆墨共同面臨的現代困境。肇因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社會環境的改變,傳統筆墨觀所依附的參乎造化之理想、文士菁英階層與「雅集」式親密且私密的觀看機制全面崩解,讓位給國族塑造、一般民眾與展覽會機制,導致筆墨在形式、社會、人文精神三個層面上所開發出來的諸種意義型態大幅失去其意念傳達上的效力,為了在這樣的情境中找到筆墨傳統能夠發揮的空間,溥心畬選擇了漠視外在文化壓力回歸個人抒懷的立場,高劍父與徐悲鴻則藉由以「寫實性」取代「筆墨性」來面走向民眾,不同於前面兩種作法,黃賓虹及傅抱石等人則透過深入畫史找尋「奮進」的不同形式來作為民族氣節精神的載體,希冀藉此鼓舞觀者。

 
  全文請見《藝外》2014年7月號第5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