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因政治原因,所有中國大陸、前蘇聯的相關文化、藝術資訊的出版都是被禁止的,所以對當時中國大陸的文化動態,只能用陌生來形容。當時在台灣經營房地產業、對藝術懷有極大夢想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執行者林明哲,於1985年偶然閱讀到藝術家出版社出版、陳英德編著的《海外看大陸藝術》專輯,開始對中國大陸的藝術有整體初步的認識,進而開始研究;適台灣於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也讓他有機會開啟中國藝術收藏之門。
根據林明哲的描述─從2010年的今天來看,20多年前的重慶都市經濟發展幾乎是個「奇蹟」。1987年初踏進四川美院,沒有一條道路是平坦的,沒有一部公車玻璃是完整的,晚上的街道沒有一條是明亮的。首次到美院拜訪羅中立,認識何多苓、葉永青、龐茂琨(當時為研究生)、李強、張傑、郭偉。看到美院的老師和研究生努力創作中的生活環境以及繪畫環境條件,才親身感受到藝術家的發展道路是多麼漫長、艱苦、崎嶇。之後開始長期資助與收藏川美一些藝術家的繪畫作品,慢慢有了籌備基金會的構想,所以林明哲對川美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如今四川美院與羅中立院長在中國的美術教育與藝術市場的影響力與地位有目共睹,甚至大可說中國藝術市場與當代藝術區塊,如摘掉川美一脈就不再精彩、黯然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