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以身體輪廓訴說著感覺暴力 高美館培根特展

文∣吳嘉瑄 圖/攝影∣高雄市立美術館

一個畫家如果試圖記錄生命,就必須用更激烈更省簡的方式作畫。被畫者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你應該捉住他們所放射出來的特質。簡化的結果卻是真實的呈現,必須透過縮減凝結出強度來。──培根,《培根訪談錄》

培根(Francis Bacon)因為他特殊的生活經歷與創作表現,因而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與傳奇性的畫家之一。1909年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培根,因為從小體弱多病、加上日後顛沛的各國打工生活,以及同性戀、變裝癖、伴侶自殺等而飽受折磨與爭議。在創作上,培根最早擔任過室內與家飾設計工作,對他日後創作多少造成影響;而後他受到畢卡索(Pablo Picasso)作品刺激,勵志成為藝術家。培根以自學的素人畫家之姿出道,在歷經初期學習超現實與立體派風格後,經過多年磨練終於走出自己的風格──1945年,培根在英國展出三幅十字受刑人像,畫出了二次大戰後人們承受死亡與精神壓力下的焦慮與恐慌,獲得廣大迴響而一舉成名。此後,培根也創作出許多代表作,像是「耶穌受難」系列、「教宗」系列和「頭像」系列,另外還有特殊的三聯畫等等。

「人」的主題是培根畢生創作的核心價值,在他筆下的肖像人物,形貌面容曖昧模糊,甚至似人似獸、或帶有明顯「性」的意涵,有時更像是一團扭曲的肉體,這些人物多在密閉空間或被安置在劇場感強烈的深色背景中,釋放出極度焦慮與不安的情緒與氛圍。

 
  全文請見《藝外》2012年4月號第3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