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日本年輕藝術家怎麼處理物質性?

文∣黃亞紀 圖/攝影∣來源不一

相較台灣年輕藝術家注重身體性,作品多以「人」的角色和感知出發。而日本當代藝術卻將自我與他者(物)平行,以帶有距離感的表現,以不建立關係的「觀者」角度,與世界建立關係。

1960~1970年代間,是日本當代藝術「物派」形成的時期,當時日本正處於激烈的學運時代,藝術家們因此運用各種未加工的自然物質、物體、素材作為創作的主角,把物質的存在和意義直接轉換成藝術表現,以反對固有的藝術型態,這樣的表現與其說真正「創造」了什麼,不如說將「物」在空間中「再建構」,這當中,物、空間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甚至強烈到隱藏了它們和藝術家間的關係,或隱藏了藝術家本身的存在。物派代表藝術家包括關根伸夫、李禹煥、菅木志雄等。但1970年代中期,物派很快地再次被否定,年輕藝術家的潮流回復到以製作、顏色、感官為主的歐美當代藝術系統。物派的生命短暫且藝術家創作分散,沒有形成強大的趨勢和體系,因此1980年代後,物派僅被視為1970年代前一群藝術家的表現法而已。直到1995年,「1970:物質和知覺」展在日本各地巡迴展出,這是一次對物派重新評價的重要展覽,不僅整理出物派的作品和年表,也將物派定義為日本當代藝術重要啟蒙風格。

 
  全文請見《藝外》2010年3月號第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