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
強打者的犧牲觸擊──派樂地展中的諧擬

文∣陳寬育 圖/攝影∣孫曉彤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派樂地展覽,內容鎖定在亞洲區塊,似有為台灣與亞洲當代藝術的某些類型面貌提出一種特殊描繪方式的企圖。面對英文的「諧擬」(parody)原有的意涵,「派樂地」一詞早已在中文化(或本土化)的過程中產生詞語意義的偏移與越界。顯然,派樂地的音譯不是個一對一的單純詞語轉換關係,當派樂地的音譯進入了由中文織構成的文化空間,那頗具創意的音譯在加入修辭性意義後,翻譯的轉換過程中已加入了更多文化想像的元素,並拉進不同的概念,派生出新的生命力量。順著這樣的音譯策略,策展人胡永芬將之操作成具有歡樂、節慶式氣氛的展覽向度,並在「諧擬」概念主構的展覽支柱上,架接惡搞(Kuso)、搞笑等企圖豐富展覽內涵的橫梁。而中英文同時並置作為展覽標題所展現的互譯效果,一方面形成意義的外延,另一面又讓諧擬和惡搞變得早已不分彼此,形成像是木樁繩索般牽制這匹中文野馬的力量拉扯關係。

 
  全文請見《藝外》2009年12月號第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artitude.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artitude.ad@gmail.com